商編 TKNKL-161732
印象麗江
- 【天地為幕】以玉龍雪山為天然背景,藍天作映襯,呈現原生態民族歌舞與茶馬古道故事
- 【原聲力量】500餘非專業少數民族演員本色出演,用質樸歌聲傳遞生命震撼
- 【文化傳承】涵蓋馬幫豪情、祈福儀式等,展現納西族非遺級民族藝術與文化
- 【雲端舞臺】在海拔3100米劇場演出,感受天、地、人合一的獨特壯闊氛圍
- 【靈魂洗禮】主題曲與表演融合,借自然洗禮、民族風情,帶給觀眾心靈觸動
選擇方案
選擇日期
選擇方案及數量
《印象麗江》演出票(不含玉龍雪山景區門票)
778
商品說明
- 《印象麗江》的演出場地位於雲南麗江玉龍雪山的甘海子藍月谷劇場,海拔3100米,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演出劇場之一。演出以玉龍雪山為天然背景,這座雄偉壯麗的雪山終年積雪,氣勢磅礴,隨著時令和陰晴的變化,景色變幻無窮。在演出過程中,雪山的壯美景色與舞臺表演完美融合,為觀眾呈現出一場震撼心靈的視覺盛宴,讓人們彷彿置身於一個夢幻般的世界
- 《印象麗江》由張藝謀、王潮歌、樊躍三位著名導演共同執導。張藝謀作為中國電影界的領軍人物,有著獨特的視覺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,其作品常常展現出宏大的場面和深刻的內涵;王潮歌以其創新的舞臺理念和對文化的獨特解讀,為演出注入了豐富的情感和靈動的活力;樊躍則在舞美設計和舞臺劇導演方面有著卓越的成就,為演出的舞臺呈現提供了堅實的保障。三位導演的攜手合作,使得《印象麗江》成為了一部具有極高藝術水準的作品
- 演出分為《古道馬幫》《對酒雪山》《天上人間》《打跳組歌》《鼓舞祭天》《祈福儀式》六大部分,全方位展示了麗江的文化風情。通過“古道馬幫”,觀眾可以感受到茶馬古道的艱辛與輝煌;“對酒雪山”則展現了少數民族的熱情豪爽和豁達樂觀;“天上人間”講述了麗江的殉情文化,令人感慨萬千;“打跳組歌”呈現了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和熱情奔放的性格特點;“鼓舞祭天”體現了納西人對天的崇拜和對自然的敬畏;“祈福儀式”則讓觀眾在神聖的氛圍中許下美好的心願,感受麗江的神秘與美好
- 《印象麗江》的演員全部來自雲南當地10個少數民族的普通農民,共500多人。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表演訓練,但卻以最真實、最質樸的方式展現了本民族的文化和生活。這些演員們用自己的歌聲、舞蹈和汗水,詮釋著對家鄉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,讓觀眾感受到了原生態文化的魅力。他們的表演沒有絲毫的做作和刻意,完全是發自內心的情感表達,這種真實和質樸也正是《印象麗江》能夠打動觀眾的重要原因之一
- 演出在舞臺設計上獨具匠心,用紅色沙石砌成12米高的“茶馬古道”,象徵著雲貴高原的紅土,在容納1200人的360度全視角劇場中,為觀眾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。此外,演出還巧妙地運用了自然元素,如陽光、雲彩、風雨等,與舞臺表演相互呼應,增強了演出的藝術感染力。同時,演員們身著色彩鮮豔的民族服裝,手持各種傳統的道具,在雪山的映襯下,形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,給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
《印象麗江》是張藝謀導演的“印象系列”之一。演出以雪山為背景、以民俗文化為主題、以當地原住民為演員,在海拔3100米的玉龍雪山日海子藍月谷劇場露天舞臺,真實的展示出原住民對天、地、人、山的感情
《印象麗江》分“雪山篇”和“古城篇”兩篇,包含《古道馬幫》、《天上人間》、《對酒雪山》、《打跳組歌》、《鼓舞祭天》和《祈福儀式》六個部分
《印象麗江》分“雪山篇”和“古城篇”兩篇,包含《古道馬幫》、《天上人間》、《對酒雪山》、《打跳組歌》、《鼓舞祭天》和《祈福儀式》六個部分
《印象麗江》分“雪山篇”和“古城篇”兩篇,包含《古道馬幫》、《天上人間》、《對酒雪山》、《打跳組歌》、《鼓舞祭天》和《祈福儀式》六個部分
“雪山篇”描述的是與山的對話,表現的是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麗江,體驗生命與自然的緊密關係
“雪山篇”描述的是與山的對話,表現的是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麗江,體驗生命與自然的緊密關係
“雪山篇”描述的是與山的對話,表現的是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麗江,體驗生命與自然的緊密關係
“古城篇”講述的是與祖先的對話,在對話中發現:古往今來在人們的內心深處,始終存在一個神聖的王國
“古城篇”講述的是與祖先的對話,在對話中發現:古往今來在人們的內心深處,始終存在一個神聖的王國
“古城篇”講述的是與祖先的對話,在對話中發現:古往今來在人們的內心深處,始終存在一個神聖的王國
參與演出的500多名演員均來自當地周邊的農村,以粗獷的氣勢、原生的姿態和質樸的歌聲,帶給觀眾很真實的麗江印象
服裝和音樂融入了大量的納西族和摩梭人等民族元素,納西古樂作為民族文化保存和交流的歷史見證,也在演出中得以呈現,讓觀眾深入領略到當地古樸神秘的民族文化
納西男人以參加馬幫、當上馬鍋頭為榮,馬鞍舞體現了大馬幫男人的英雄色彩
納西人對天崇拜,對自然親和,在表演中讓人們感受到納西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
全體演員來自 10 個少數民族,是雲南 16 個鄉下村莊的 500 多名普通農民,他們沒有經過專業訓練,全部本色出演,用最原生的動作、最質樸的歌聲、最滾燙的汗水,為觀眾帶來最真實、最純粹的表演
全體演員來自 10 個少數民族,是雲南 16 個鄉下村莊的 500 多名普通農民,他們沒有經過專業訓練,全部本色出演,用最原生的動作、最質樸的歌聲、最滾燙的汗水,為觀眾帶來最真實、最純粹的表演
全體演員來自 10 個少數民族,是雲南 16 個鄉下村莊的 500 多名普通農民,他們沒有經過專業訓練,全部本色出演,用最原生的動作、最質樸的歌聲、最滾燙的汗水,為觀眾帶來最真實、最純粹的表演
筐舞展現了納西婦女任勞任怨的偉大母性情懷,重現了六百年前 “山間鈴響馬幫來” 的震撼場景
筐舞展現了納西婦女任勞任怨的偉大母性情懷,重現了六百年前 “山間鈴響馬幫來” 的震撼場景
筐舞展現了納西婦女任勞任怨的偉大母性情懷,重現了六百年前 “山間鈴響馬幫來” 的震撼場景
納西人、普米人、藏族人等各有自己喜愛的舞蹈形式,如納西人跳 “阿麗哩”“打勞麗”,普米人愛跳 “含擺舞”,藏族人愛跳 “鍋莊” 等。他們通過舞蹈和歌唱來愉悅身心,也促進了男女之間的自由交往,體現了少數民族熱情奔放的性格特點
納西人、普米人、藏族人等各有自己喜愛的舞蹈形式,如納西人跳 “阿麗哩”“打勞麗”,普米人愛跳 “含擺舞”,藏族人愛跳 “鍋莊” 等。他們通過舞蹈和歌唱來愉悅身心,也促進了男女之間的自由交往,體現了少數民族熱情奔放的性格特點
納西人、普米人、藏族人等各有自己喜愛的舞蹈形式,如納西人跳 “阿麗哩”“打勞麗”,普米人愛跳 “含擺舞”,藏族人愛跳 “鍋莊” 等。他們通過舞蹈和歌唱來愉悅身心,也促進了男女之間的自由交往,體現了少數民族熱情奔放的性格特點
演出傳遞納西族等當地少數民族對天地、自然的敬畏與祈願,借儀式化動作,展現民族文化中對美好、對福祉的追求
《印象麗江》演出座位圖,紅色區域為VIP席,淺藍色區域為普通席
地點
注意事項
- 【特別注意】《印象·麗江》演出劇場位於玉龍雪山景區甘海子,海拔3050米,距麗江市區25Km。遊客進入玉龍雪山景區須在景區收費站另行購買景區門票,本套餐僅為觀看演出使用。不含玉龍雪山景區門票、古城維護費及交通費,費用需自理
- 【演出重點】本演出劇場海拔為3050米,為避免發生意外,對心臟病患者、高海反應敏感者和其他不適宜觀看高海拔實景演出的客人,本公司建議不宜觀看本演出,請在購票前慎重考慮